一、动物的各种行为
1、取食行为:动物获取食物的行为,典型的如猫捉老鼠、山羊吃草。
2、防御行为:有些动物会有保护自己、防御敌害的行为。比如,金龟子遇到敌害时会假死,小刺猬遇到危险时会缩成一团。
3、攻击行为:同种动物之间常常因为争夺食物、配偶、领域等发生相互的攻击或争斗,比如,非洲大草原上两只雄性的狮子为了争夺一只母狮子而相互攻击。
4、繁殖行为:与动物繁殖相关的行为。典型如孔雀开屏,雄孔雀为了吸引雌性会努力开屏。
5、迁徙行为:动物周期性、长距离往返于不同的栖息地。比如,冬天北方的大雁南飞,鱼类洄游,在不同的栖息地完成产卵、繁殖、深水越冬等。
二、动物的社会行为
社会行为的特征:
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;
②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;
③有些群体内有一定的等级。
群居动物,不同成员之间会有分工合作,一些群体内存在等级,这叫社会行为。
①猩猩群体:有森严的等级制度。身体最壮、脾气最暴躁的,负责整个猩猩群体的活动,有优先吃食物和挑选配偶的权利,其他猩猩要绝对服从。
②蜜蜂群体:蜂群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群体,所有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。比如,蜂群一般有一只蜂王、一些雄蜂和数万只工蜂组成,蜂王是一只生殖发育完全的雌蜂,作用是产卵生小蜜蜂;雄蜂的作用就是和蜂王交配,交配结束后死亡;工蜂是发育不完善的雌蜂,除了交配产卵以外的活都由工蜂做,如采蜜、筑巢、守卫、哺育等。
③白蚁群体:群体中有雌蚁、雄蚁、工蚁、兵蚁。工蚁筑巢,供雌蚁、雄蚁、兵蚁居住,兵蚁保卫蚁穴,雌蚁负责产卵,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,交配结束后死亡。
有群居生活习惯的都有社会行为这句话是错误的,原因是必须要满足有明确的分工和一定的组织这两个条件。比如,苍蝇是成群生活,但是没有分工,也没有形成组织,所以不具有社会行为。
三、动物的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
1、先天性行为: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能力,也是一种本能。如,蜜蜂采蜜、蚂蚁做巢、蜘蛛织网、鸟类迁徙、孔雀开屏等;
2、学习行为:有遗传因素作用,还受到环境因素影响,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。如,蚂蚁走迷宫、鹦鹉学舌、老马识途、狗算算术等;
二者的联系:
①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:
比如望梅止渴,吃梅子流唾液属于先天性行为,这是生理反应。吃了梅子的滋味后,以后即使没有吃梅子,看到梅子也会流口水止渴,这是一种学习行为。如果没有吃梅子,就不会知道梅子的滋味,就不会形成望梅止渴的学习行为。
②动物越高等,学习能力就越强:
动物越高等,各个器官组织、神经结构等比较发达,学习也比较快。比如走迷宫,蚯蚓要经过 200 次以上的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目的地,老鼠则学习得快,因为老鼠比蚯蚓高等。